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關於本特展
「吃」,是生物的本能,除了飽足身體的飢渴、提供營養、滿足口味外,也蘊含、象徵甚至延伸出豐富重要的無形意義。
讓我們跟著特展一起穿梭時空,探索史前時代到當代,臺灣島上各不同群體從食材生產環境、菜市場、廚房到餐桌間,大、小傳統交織的飲食文化故事,同時關注爭議食物和新型態食物生產思維對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看看臺灣人到底吃什麼、怎麼吃,而食物又如何回過頭轉化了文化。
就地取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環境提供人類生存的物質條件,而採擇的種類、偏好,處理烹調方法及禁忌,則反映了各族群獨特的生活環境、信仰、宇宙觀、身體觀以及分類概念。
早期史前人類的飲食和所在環境周遭自然資源密切相關;考古出土的史前器物與動、植物遺留,呈現了臺灣史前人類撈捕魚貝、狩獵動物,採集或栽種植物為食,火烤、水煮或蒸食等料理技巧和食用習慣。
大社會小市場
人類自古以來就會交換、買賣食物,甚至透過海陸交通,將食物從原產地運往世界各地買賣、交換。而市場上的每一選擇,皆可能影響健康、環境和生態,甚至關乎食物產銷背後的社會正義。
有人說,想瞭解地方生活,不妨逛逛當地菜市場。臺灣各地充斥著大小菜市場,集中販賣生鮮蔬果、魚肉、熟食小吃或南北雜貨等。市場不僅是家戶盤中飧的源頭,此起彼落的叫賣聲、琳瑯滿目的食材和五味雜陳的氣味,攤商與顧客間的人情互動,呈現了地域特色與常民生活百態縮影。
阿嬤灶腳—從廚房到餐桌
臺灣女性在張羅家族食事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傳統廚房「灶腳」裡,阿嬤靈活運用手邊食材、工具設備,為家人炊煮出飽含愛心的美味餐食;烙印在記憶中的,不僅是那舌尖、味蕾上的滋味,美食上桌後家人團聚共享的美好時光,更彙集成一部代代相傳、訴說生命成長故事的家族生活史。
「食」全大補-常和非常
食物在漢人傳統觀念中,不只溫飽、美味,還有很強的食療作用。在不同季節時令、生命禮俗過程、特殊場合中,都會強調應攝取適宜的食物,以達天人和諧、身體內部均衡調和的效果。尤其在懷孕、產後、轉大人、老化、生病、術後等特定生理狀態,或立夏、穀雨、立冬等特殊節令,都會特別進補。
傳統社會的平日飲食較為簡單,但逢年過節則不論貧富,都竭力應景烹食豐盛的佳餚。
原汁原味—臺灣南島語族的飲食習俗
臺灣南島語族平日以耕種的小米、芋頭或地瓜為主食,搭配採集的野菜、漁獵所獲,以清燙、燒烤、蒸煮及鹽漬等方式烹調,並搭配不同祭典製作特殊食物。
使用的食具也多取材於自然,除了常見的竹、木等天然植物素材,靠近海邊的阿美族的貝殼湯匙,地處熱帶的達悟族的椰殼湯匙,以及雕刻獨特圖紋裝飾的排灣族與魯凱族等,反映了各族群獨有的文化。
杯盤狼藉:食物和食器
「用什麼吃」,是聯繫人與自然的飲食文化起點,不但顯示了個人及其所屬文化的本質,也是文化中社會性意義的識別記號。
飲食器用指的是為了處理、烹煮、盛裝乃至於將食物送入口而產生的生活器具,包括了炊具、餐具和飲具等類。隨著時代的發展,食器使用材質、造型、紋飾、功能上的改變,也反映了常民生活、工藝與時代變遷的故事。
永續環境與飲食未來式
你是否想過,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我們取得、食用的方法,產生的廢棄物與剩食,也正在改變著環境?
透過整合買得少、吃得適量、買在地食物、自種自食、利用剩食等飲食新思維,可以減少掩埋、焚化排放的溫室氣體。同時,請跟我們一起重新思考環境的未來,杜絕不當捕獲、偏頗食用無法快速繁衍的生物等可能造成自然生態資源枯竭的問題!
以上資訊來源由 http://www.nmth.gov.tw/